[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AA可使用 [aa][/aa] 防止變形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 本板討論主題為國內外政治經濟、疫情、國際關係等各類公共議題。

南無習近平大菩薩無名2025/07/13(日) 06:13:11.241 ID:SwyYJudYNo.18798666del
>「這套寫作從一開始就帶有明顯企圖,其傾向是將敏感歷史進行有選擇的抹除。」
印尼:屠支滅共沒有不對
我們沒有殺人
俄羅斯:印尼變聰明了
美歐:我們真笨
日本球:我當了多少年笨蛋!!!
>企圖「漂白歷史」? 印尼新國史草案曝光 驚見98排華暴動被消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06231

2025/07/13 12:01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法新社13日報導,
>印尼新政府正推動一項官方修史計畫,
但其草案內容引發學界與人權組織強烈警告,擔憂新教材可能刻意迴避1998年針對華人社群的大規模暴力事件,恐讓這段血腥歷史成為國家記憶的空白帶。

>這套多達10卷的歷史記述,由現任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政府主導。
普拉伯沃曾是獨裁者蘇哈托(Suharto)時代的將軍,其歷史角色本身即具高度爭議,讓這次修史行動的動機備受質疑。

法新社所審閱的草案大綱顯示,
>其中並未包含任何關於1998年排華暴動的具體章節。
印尼國立大學歷史學者阿赫迪安(Andi Achdian)指出:
>「這套寫作從一開始就帶有明顯企圖,其傾向是將敏感歷史進行有選擇的抹除。」

負責此計畫的文化部長法德利(Fadli Zon)上週在國會答詢時,稱
>「1998年五月事件不大」,因此未納入。
然而,該計畫的一名編輯卻向法新社澄清,相關事件「仍會納入」,官方內部說法不一,加深外界疑慮。

國際特赦組織印尼分會警告:
>「這項計畫可能會抹除不堪的真相。」
已有一名參與的考古學者因不滿編輯主權受干預而退出。前總檢察長達魯斯曼(Marzuki Darusman)更直言,這場國史爭議反映出當前印尼社會對於「誰有權撰寫國家記憶」的根本分歧。

儘管面臨批評,文化部長法德利仍表示,
>這項「更新版歷史」的計畫將會繼續。
然而,反對者已呼籲暫停此計畫,認為記錄國家的過去應交由獨立的歷史學家,而非淪為「政府的歷史宣傳工具」。
無名2025/07/13(日) 06:16:27.916 ID:SwyYJudYNo.18798667del
感恩南無習近平大菩薩
>>18798666
>獨家》7成中國台商去年獲利減少 海基會評估「短期內不會逆轉」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5106383

2025/07/13 13:58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
>台商前往中國投資金額占台灣對外投資總金額比重持續下降,2010年是83.8%、2023年11.4%、2024年7.5%、2025年第一季為2.7%。
海基會發言人黎寶文接受本報專訪表示,2024年是7.5%,長期趨勢仍在下降,
>今年有可能會更低。據我方掌握,在中國境內的台商有7成去年獲利是減少的,且短期內不會逆轉。

學者出身、長期關注中國議題的黎寶文指出,台商對中國投資的下降,是非常明顯的趨勢,過去大部分解釋是因為新南向政策的關係,但其實不是這樣。早在新南向政策之前,我們就有關注到,即便對中投資金額比例仍維持稍高一點,但台商對其他地區的投資有在增加,時間點大概在2012年。

黎寶文談及,台商早在2010年到2012年,就已開始感受到中國整個投資環境對其獲利是有影響的,當時就開始做轉移。據舉例,2012年時台商對中國投資比重超過50%,同年除中國之外,台商對其他地區的投資也高達40%,前一年2011年才22%,所以台商對全世界的投資一年增加10%,是大規模的增加,都發生在新南向政策之前。

黎寶文表示,在那個時間點,台商開始發現到,相關支出越來越高,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的勞動力越來越貴,特別是在沿海都市,環保成本、法規要遵守的成本都大幅提高,沿海地區的優勢已經不在。

另一方面,中國開始強化國內製造業的投資,喊出中國製造2025,希望在10年內變成製造業大國,這對台商都是一個競爭。整體來說,台商之所以前往其他國家佈局,主要有成本提高、中國自行發展製造業等等。

黎寶文說,2016年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開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關稅戰,甚至擴及其他相關科技領域,當美國把中國當作戰略競爭者後,增加了台商的地緣政治的風險。

據分析,以前是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再銷到美國,可是美中關係惡化、拜登上台後,美中競爭態勢越來越明確,台商這種生產模式在現有美中戰略架構下無法生存,導致一定要尋求其他生產地,自然會有所轉移。

黎寶文說,台灣政府有推出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也是看準這個趨勢,讓台商有更多選擇,不論是前往東南亞、第三地或回台投資,這就是台商對中國投資占比趨勢,從2012年後就一路下降到現在的原因。

「2024年是7.5%,長期趨勢仍在下降,今年有可能還會更低!」黎寶文透露,據我方掌握,在中國境內的台商有7成去年獲利是減少的,且短期內不會逆轉,中國經濟成長力道趨緩,對台商來說更是不利因素。

他強調,總體來說,有三個較大的因素導致對中投資占比下降,第一是中國整體投資及經營環境,台商的成本正在增加。第二是美中戰略競爭持續,關稅戰、貿易戰、科技管制及產地出口管制。第三是疫後中國經濟發展持續趨緩、下行。
無名2025/07/13(日) 06:33:37.003 ID:jfTcSQqcNo.18798669del
>>18798666
印尼的確聰明

看看支那人互相串起組織在世界各地做什麼事?

販毒,把毒品用電子菸之類的產品包裝誘導別人使用,使用PUA技術滋擾年輕男女,

故意排擠不加入自己團體的人,這種團體已經滲透各行各業,人數多的時候就會擠壓正常做事的人生存空間

掉包別人和自己的小孩,讓別人辛苦照養自己小孩,再把別人小孩當寵物養

死皮賴臉的坑朦拐騙,完全不覺得給別人困擾有什麼羞恥,還很得意自以為聰明 給人看不起是應該的

看到開架式的食物會伸手指去戳再沾嘴來"試味" 誰知道開架式的食物被多少支那手指戳過??

支那還是近十年散播、隱瞞傳染病的發源地,台灣天氣溼熱,要把食物都封包起來不給人碰到很困難,

連便利商店都有熱狗茶葉蛋關東煮這種開放自取的食物

居住地的支那人變多,基本的衛生安全就有疑慮

支那遲早會自己吸引世界各國聯軍入侵屠殺 而且是自找的
無名2025/07/13(日) 07:48:19.717 ID:iR9TAqwsNo.18798684del
>從今年1月1日至7月9日的「大罷免」累計聲量逾213萬則,其中同意的占60%達128萬則,遠超不同意罷免的85萬則。
沒有KMTMD
台灣人能賺更多喔
大罷免KMTMD 當然唯一同意
>>18798667
>大罷免網路聲量「同意」占多數! 徐巧芯、傅崐萁、王鴻薇最受關注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5106405

2025/07/13 14:49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
>大罷免首波投票將於7月26日舉行,
網路聲量觀察平台《時局 The Current Situation》統計資料顯示,
>從今年1月1日至7月9日的「大罷免」累計聲量逾213萬則,其中同意的占60%達128萬則,遠超不同意罷免的85萬則。

《時局》聲量統計指出,大罷免所針對的藍委當中,以徐巧芯討論聲量223萬7052、傅崐萁207萬1939、王鴻薇114萬9059占據前3名,其中徐巧芯的爭議包括與立委李坤城鬧出衝突時比中指、於總預算審核期間直播罵髒話,因此受到最多社群關注。

《時局》表示,傅崐萁則是主導推動國會擴權法案、對憲法裁定不尊重、長期被質疑權力傲慢,其身為國民黨黨鞭也吸引了社群中的不滿聲量;王鴻薇方面曾提案刪除2億元消防員設備預算,並且常以戲謔口吻攻擊民眾,是以反感聲量頗高。

排在後面的4至10名分別為羅智強討論聲量95萬916、葉元之58萬7770、李彥秀47萬3878、洪孟楷29萬5748、賴士葆27萬5536、羅廷瑋21萬4440、林沛祥21萬3983。

《時局》透露,支持罷免的聲量從4月開始就穩定成長,當月達到21萬則,6月創下新高至將近35萬則,反對方的聲量則從6月之後才出現追趕趨勢,但到了7月初同意罷免仍占上風。

《時局》認為,這場罷免行動的討論熱度,來自於民眾長期累積的政治不滿,包含國會黑箱作業、法案粗暴通過、權力傲慢等結構性問題,最終在社群中引爆。

《時局》本次聲量統計資料來源為潮網科技所開發之Creator sonar文字輿情模組,分析涵蓋時間範圍從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9日為止,囊括臉書、YouTube、Instagram、PTT、Dcard等主流社群平台,透過語意辨識與資料演算技術,整理與關鍵詞相關的公開討論總量。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