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
搜尋
] [
檔案區
] [
管理區
] [
重新整理
]
預設
夜間
政治
[
回到版面
]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EID OG SMAPS
附加圖檔
[
無貼圖
] [
SAGE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AA可使用 [aa][/aa] 防止變形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本板討論主題為國內外政治經濟、疫情、國際關係等各類公共議題。
無題
無名
2025/07/07(一) 15:13:45.316 ID:Lgr5zVRU
No.18796784
del
事實上要不要罷免這件事很單純的事是可以分成三個層面:
1. 原本投出來的人是否有明顯做出違法的事
2. 原本投出來的人是否有失職的行為
3. 原本投出來的人是否跟你的想法不一致
當然大家都認同若是到第一點時,當有收賄等等的行為,就很須要去罷免,但當第二點發生時,也是該去罷免,只是第三點時,我該不該罷免就應該猶豫一下,好好的去思考....
目前這次的立委中,不要說有明鮮收賄被起訴的,在還沒有一審定讞之前去罷免,這是法律責任外的政治責任,甚至是值得公評的。但應該大部份會被罷免的委員都不是這狀況...
若是第三點的,的確是可以考慮的,像我是因為不是甚麼「二代」的「精英份子」,對於大多數的「選民服務」都是偏財團等既得利益者的立委,我當然是希望他不要繼續當,只是這無法成為我該罷他的理由....
除外也可以從這個立委平時的發言,看得出來他是站在甚麼樣的「立場」來說話、來質詢、來立法,然後看我是否贊成或反對,也會成為我思考該不該罷免他的原因,但不是因此來決定。
但第二點所謂的「失職」行為,就包含這個立委的出缺勤記錄,從他的發言來看是否對「法案」的認知是否「專業」,以及是否能夠「獨立思考」的去做決策,以及最後的法案本身品質如何,這個就可能是這次罷免立委該去思考的...
只是無論如何,的想法是:
「我真心認為每一個人只要好好的思考你這個選區的立委的行為有沒有超過你的界線,若超過的話,你只要去罷他就好,若沒有就不用去罷免甚至是投反對票,但每一個人只要好好的思考要不要罷免自己選區的人,不要管是不是大罷免大成功... 😃」
雖然上面這句話有點冠冕堂皇,因為在我更強調「獨立思考」而不是以「集體主義」去操作的話,可能有 2/3 的立委都該去罷免,包含民進黨的立委也是有人沒那麼認真,或是完全以黨意為依歸的人,在我眼中都是「失職」的不及格人...
但這次所謂的「罷免」會成型,不是因為去年的「國會職權法」的「國會改造」,那時已經有很多法案的通過讓很多立委扣分,太多立委在不了解狀況的前提去投票,當然有些是因為跟本不知道法案的狀況下,執行黨意的結果,無論如何,在我眼中已經是接近「失職」了....
真正的「駱駝」是對於「預算審查」時表現出來的態度與行為,甚至其結果的確是該被置疑與挑戰的,這時要我去連署我也是願意的,因為我沒看到我那選區的立委有做甚麼做為,反而是說出以「汽車駕駛者」為本位的質詢,此時無論他爸爸是前立委、他媽媽是議員、或者是跟他交往吃飯的是「精英人士(財團..)」,原本的稻草也是很難支撐起任何支持他的理由...
因為我不是屬於其利益關係的集團,我只是一個上班族,當他已經是失職的立委時我還須要去支持他嗎?
所以我雖然不支持大罷免,但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人,包含看文章的你,去思考你去投票的立委是否失職,是否讓你失望,其中包含你自己心中的價值為何,然後決定要不要罷免他...
「我們不該支持大罷免,而是每一個人對自己選區的立委是不是該罷免去思考、去投票」
在確定 726 投票時,我跑了一次 ChatGPT 的深入分析,用我關心的角度去思考該不該罷免這個立委,但因為這分析也不夠好,也無法支撐我 90% 真的該去罷免的動機...
但我更知道不是須要 100% ,因為這種「對錯好壞」在社會、在政治是不存在的,在民主制度中罷免的種種衡量後,我做出了 70% 偏好該去罷免這立委.... 『所以我會去罷免他(張智倫)...』
只是我的理由與觀點,頂多是對於跟我同一選區的人有幫助,而你的選區是誰,我鼓勵你去再一次檢視他是否該罷免,......
請大家一次只罷免一個立委,就是你自己選區的那個就好...
【刪除文章】[
僅刪除附加圖檔
]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