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AA可使用 [aa][/aa] 防止變形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 本板討論主題為國內外政治經濟、疫情、國際關係等各類公共議題。

憲法法庭癱瘓超過 8 個月 立法院大罷免前一日 7/25 表決新大法官無名2025/07/03(四) 13:38:43.594 ID:ubcgBXQUNo.18795760del
憲法法庭7名大法官去(2024)年 10 月 31 日卸任後,憲法法庭已經空缺超過 8 個月。藍白去年底更不顧法界反對,硬闖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法,規定要有 10 位大法官才能開會,並於今年 1 月生效,讓目前只剩 8 位大法官的憲法法庭遭到癱瘓至今。賴清德 3 月已經再度補提名 7 位新的大法官,立法院近期才展開審查作業,並將在大罷免投票前一天 7 月 25 日表決。

新一波大法官人選包括被提名司法院院長的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蔡秋明、被提名為副院長的最高法院法官蘇素娥。以及被提名為大法官的中正大學法律學教授蕭文生、最高法院法官鄭純惠、借調最高檢察署的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林麗瑩、台北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陳慈陽、政治大學特聘教授詹鎮榮。

回顧大法官懸缺爭議,總統賴清德在去年 8 月提名大法官人選,立法院遲至 12 月才開始審查,最終遭立法院封殺。期間中國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出遭到法界激烈抗議的《憲法訴訟法》,被質疑藍白藉由消極處理大法官人事與修惡《憲訴法》,意圖癱瘓憲法法庭。

審查人事權期間,即使上屆大法官才剛宣判死刑合憲,但藍白立委仍不斷操作被提名人對死刑立場。但最終還是對表態支持死刑的被提名人投下不同意票,令外界費解。

總統賴清德於今(2025)年 3 月提出新一波大法官人選,立法院 4 月同意交付審查,國民黨團卻又提出「復議」,導致審查程序遭冷凍,遲至 6 月才重啟。中國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死刑」仍是必考題。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啓楷則說,希望至少能夠通過 2 位人選。(補上 2 人憲法法庭可符合藍白版憲訴法開會門檻)

對此,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專任特聘教授張嘉尹評論,通過 2 位大法官,讓人數達到出席門檻,憲法法庭表面上似乎又可以運作,卻讓宣告違憲判決的表決門檻成為 9/10。這種超級多數決就是極端的「少數否決制」,因為只要 2 位大法官持不同意見,憲法法庭就無法做出宣告違憲判決和任何暫時處分。表面上為憲法法庭解套,實質上繼續停擺。

今(3)日立法院舉行大法官人事公聽會,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指出,憲法法庭是解決憲政爭議的重要機制,如果要用司法解決政治問題,人數不足就會被質疑,這次有機會補足正當性。他呼籲立法院,不是揀選偉大人格,而是適格的人選。

台北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黃銘輝也認為,不該用單一議題扼殺人選,即使是死刑存廢也有不同的路徑選擇,不用因此全盤否定。況且立法院修法把違憲門檻拉高,大法官個人單一因素或理念的影響,在人事權審查時更應該降低。

立法院將於 7 月 9 、10、14 日輪流針對 7 名大法官被提名人進行人事審查詢答, 7 月 25 日進行記名投票。

憲法法庭 5 月中開庭,受理癱瘓自身的《憲法訴訟法》修法釋憲與暫時凍結藍白版修法的暫時處分審理,但還未做出決定,甚至能否做出決議也存在爭議。這期間過往高達 9 成都是一般人民權利救濟的釋憲案件都被迫按下暫停鍵。代理司法院長的謝銘洋就曾指出,若立法院延宕大法官同意權,將妨礙司法院人事運作,影響的是人民釋憲權利。

文字:沃草記者廖昱涵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