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AA可使用 [aa][/aa] 防止變形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 本板討論主題為國內外政治經濟、疫情、國際關係等各類公共議題。

無題無名2025/06/12(四) 04:58:39.625 ID:ym8zlq2.No.18789558del
【館長、沈伯洋與假台派】

民主國家舉行重要選舉前,往往就是極權、威權國家(中、俄等)發動大規模認知作戰、試圖「利用民主反民主」介入選舉的時間點,全世界都一樣。這次也不例外,就是衝著罷免投票而來。

過去這一週,中共「軟硬兩手策略、境內境外協同」的 #認知作戰 操作手法,已經有許多單位陸續揭露。但到底效果有多大?以下分享幾個數據:

👉 #沈伯洋 的部分,使用 #QSearch 統整臉書、IG、YouTube及網路論壇得出的總聲量,從香港《大公報》發動攻擊以來這一週,沈伯洋聲量比前一週暴增17倍。也超越賴清德總統,成為民進黨網路聲量最高的政治人物,是去年520至今首見。

👉 #館長 的部分,光看YouTube直播就能知道,館長到上海的第一天,直播最高在線人數達27萬,第二天的兩部直播影片,累計觀看次數都破200萬,比第一天更多。以上流量,是館長近期其他直播的10倍至20倍之多。這還不包含中天等媒體同步進行的其他直播。

這些流量哪裡來的?當然不會全是真人。

以今年假帳號、假訊息快速增生的Threads(Threads的演算法有利於新帳號、情緒重的發文被看見,以文字為主,又使得操作成本較低)為例,在沈伯洋相關發文底下,被找出大量自稱「台派」、「反核」、「護民主」、「民進黨支持者」但沒有臉孔、或頭像是AI生成的新帳號。這些帳號的留言,有的顯然跟人設相反,都在呼應親中、疑台論點,有的則煽動仇恨言論卻錯字連篇或夾雜簡體字。

昨天起,在Threads還出現一波「我是青鳥,看了館長直播才發現我被騙了」的複製文,複製文擴散的起點,也是好幾個使用AI頭像的新帳號。

中共官媒與國內特定媒體接棒報導、簡體繁體假帳號新帳號大力衝流量、跨平台跨論壇洗文章帶風向、國內藍白兩黨開記者會或受訪呼應,以上組合拳,短時間內同時營造出「中國友善又強大」、「沈伯洋是中國紅熊」兩個看似矛盾,實則一體兩面的旋風。

是不是很有既視感?2018年韓流崛起(當時也是媒體及假帳號大量洗直播和臉書流量)、關西機場事件,同步吹捧親中政治人物、打擊民進黨政府的操作,不也是這樣嗎?

要用力站穩腳步了,接下來越靠近罷免投票日,一定會越多。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