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AA可使用 [aa][/aa] 防止變形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 本板討論主題為國內外政治經濟、疫情、國際關係等各類公共議題。

無題無名2025/03/21(五) 21:55:54.053 ID:F1KGopjENo.18767695del
中國小紅書假訊息氾濫 謊稱澳洲反對黨領袖要驅逐華人移民

中國新興社群媒體平台小紅書上出現一連串針對澳洲政黨及政治人物的攻擊。在澳洲舉行聯邦大選前夕,這一現象引起人們對錯誤訊息、惡意假訊息及外國干預的擔憂。

澳洲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報導,這些攻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支假冒在野的澳洲自由黨(Australian Liberal Party)領袖達頓(Peter Dutton)、並讓他以中文發表談話的生成式人工智慧(AI)深偽影片;還有一支以誤導方式編輯的影片,暗示達頓打算驅逐澳洲華人。

小紅書是設計來分享生活及進行電子商務,這個影音平台迅速擴張下,如今在澳洲每月吸引超過70萬名用戶使用。

分析師表示,小紅書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及有助分享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的獨特演算法,使它在澳洲選舉前成為值得關注的重要平台。

儘管如此,澳洲選舉委員會(Australian Electoral Commission, AEC)並未因誤導或欺騙性內容而監督這個平台。

澳洲維多利亞州(Victoria)數所大學聯合進行RECapture計畫,彙整澳洲政黨遭遇的攻擊,並分析各種中國社群媒體是如何呈現澳洲。

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間,RECapture研究員發現小紅書上的誤導性內容不僅打擊主要政黨,也會針對獨立候選人。

小紅書上有一則貼文錯誤聲稱,達頓要把澳洲華人趕出澳洲,嚴重扭曲他去年發表的演講內容。達頓原本的演說是在批評2023年在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參與反以色列示威的人。

達頓在去年4月發表的演講中指出:「我要向這個叛逆少數族群傳達的訊息非常簡單:你們不會改變我們。如果你們不同意澳洲的生活方式,那就離開這個國家。」

然而,小紅書上的貼文以誤導性方式暗示,達頓是在談論如果他當選的話,他計劃驅逐華裔移民。

發布這則貼文的人宣稱,達頓的發言意味著:「澳洲華人再不變香蕉人,可能要被趕出去了。」香蕉人是對亞洲人的種族蔑稱,指他們外表為黃種人,內心卻是白人。

澳洲廣播公司發現,貼文者是一名在中國和雪梨間活動的房貸經紀人。澳洲廣播公司詢問他為何張貼有關達頓的誤導性說法,但他沒有回應。

澳洲選委會則告訴澳洲廣播公司,委員會有注意到小紅書上的政治錯誤訊息增加,但並未主動監督這個平台。

研究人員認為,澳洲選委會應開始監督小紅書。

澳洲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楊凡是RECapture主要研究員,她說:「我們長期提倡(呈現)更多官方觀點。我們的研究顯示,錯誤訊息及陳述在每個選舉週期及重大政治活動一再重複。
無名2025/03/21(五) 21:56:46.057 ID:F1KGopjENo.18767696del
竹聯幫劉振南無預警離開台灣!「白狼」張安樂爆內幕

竹聯幫第二任幫主黃少岑日前告別式圓滿落幕,而黃少岑生前屬意接班人愛堂堂主劉振南近日疑認為「警方找麻煩婉拒接任」。《中時新聞網》昨(20)獨家報導「改由前青堂堂主高世川接任」,備受外界關注。對此,竹聯幫精神領袖「白狼」張安樂受訪爆出,「劉振南近日突然離開台灣,目前音訊全無」。

對於「竹聯幫主改由前青堂堂主高世川接任」,張安樂透露真實狀況,「目前未聽說委員會有任何決定,還是希望由幫內元老來推舉,時間尚未確定,但不會拖太久」。

不過,張安樂透露,「目前有意接任幫主的地堂創始人『鍾馗』李宗奎及前青堂堂主高世川」。張安樂談及,「高世川、劉振南以前都跟過我一段時間,另外,『鍾馗』我也看他從小長大的」。以幫內現況誰較適合接任幫主?張安樂則說,「三位各有千秋,但現在還不敢講,一切都還在了解中」
無名2025/03/21(五) 21:57:56.099 ID:F1KGopjENo.18767697del
我玉山軍艦海上受美艦加油影片瘋傳 顧立雄:不期而遇-民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6u3C8-hyA

我「玉山艦」受美軍海上供油 顧立雄:以海上不期而遇規則應處

社群媒體「TikTok」今(21)日有一支我國「玉山軍艦」疑似在海上接受美軍支援艦供油的畫面在網路上廣傳,由於內容涉及台、美軍事互動且發布平台已遭美國海軍禁用多年,造成熱議。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海軍司令部稍早表示,相關情形將會依照「海上不預期相遇行動準據」,和他國艦艇通聯並實施操演。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赴立法院繼續施政報告並備質詢,而國防部長顧立雄則在下午稍早接受媒體聯訪,期間,媒體先是詢問行政院聘任岩崎茂任無給職顧問一事,接著追問網傳海軍玉山艦受美艦補給的消息。對此,顧立雄說,「我們有海上不期而遇的應處規則,就按照海上不期而遇的應處規則應處」。

另一方面,海軍司令部亦回覆本報指出,為應處海上各種不確定狀況,海軍運用「海上不預期相遇行動準據」(Code for Unplanned Encounters at Sea, CUES)與他國艦艇通聯,並視狀況實施對遇操演(Passing exercise)。

英國《路透社》(Reuters)去(2024)年4月報導曾揭露,台、美海軍當時曾在西太平洋海域低調進行演習,而海軍當時就表示雙方依照「海上不預期相遇行動準據」進行操演,避免在遭遇時造成相互干擾。

「玉山級」為台灣造船公司承造的兩棲船塢運輸艦,2023年6月正式成軍後隸屬151艦隊,滿載排水量高達10,600噸,為海軍現役第4大船艦。該艦除搭載76艦砲與方陣快砲,中段設有斜發的4具八聯裝「海劍二」防空飛彈,防空性能優於同型船前輩「旭海軍艦」(LSD-193)。
無名2025/03/21(五) 21:58:44.990 ID:F1KGopjENo.18767698del
法國記者報導強迫勞動 遭中國宣傳機構抹黑網暴

兩名法國記者因探查迪卡儂中國工廠強迫勞動的報導,成為中國宣傳機構騷擾和抹黑的目標。(彭博社資料照)

兩名法國記者因2月初探查迪卡儂中國工廠強迫勞動的報導,自3月中起成為中國宣傳機構騷擾和抹黑的目標。無國界記者組織昨天譴責,中國網民死亡威脅在內的網路暴力攻擊,呼籲法國司法單位展開調查。

再度有外國記者被中國騷擾、網路攻擊的事件發生。法國解放報(La Liberation)昨天報導,法國電視二台(France 2)兩位記者在2月初針對中國強迫勞動的調查紀錄片播出後,成為中國大規模抹黑行動的目標。

這部「金錢調查」(Cash investigation)節目與媒體平台「揭露」(Disclose)共同製作的2個半小時紀錄片,主要跟拍、專訪掌控法國最大跨國企業之一迪卡儂(Decathlon)、歐尚(Auchan)的穆里葉(Mulliez)家族成員,並揭露幕後秘辛。影片其中一小部份則聚焦迪卡儂中國外包工廠疑涉強迫勞動與使用新疆棉花的調查。

節目取得迪卡儂外包廠的資料,其中包括青島即發(Qingdao Jifa)紡織集團工廠,該集團也在美國議員建立的涉及強迫勞動企業名單中。兩位法國女記者帶著隱藏攝影機喬裝旅遊網紅拍攝工廠內部,並與管理人員對話。

報導引起中國官媒不滿。16日,新華社批評,「節目『移花接木』式的造謠」,稱法國記者「公然違背職業操守,以『坑蒙拐騙』手段,與反華分子勾結上演一出充斥謊言的鬧劇」。中國駐法大使館也在微信上轉發該聲明。

過去幾天起,許多親北京的網紅開始攻擊兩位法國記者,其中包括為上海日報工作的紐西蘭YouTuber安柏然(Andy Boreham)。法媒指出,安柏然獲中國媒體支持,這支「兩位反中法國『記者』被抓包撒謊」影片如今已超過13萬次觀看,不少網紅也引用重製。

這些轉發下方出現辱罵甚至威脅字眼,如「這兩隻母狗叫什麼名字?」、「如果在中國看到他們,我會打人」。

不僅網友剪輯製作辱罵兩人抖音短片大量傳播,兩個人的X帳號也湧入簡體中文的謾罵與威脅字眼,如「愚蠢的白皮母豬」、「造謠死全家」,或「家人不知何時會死」等。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昨天發出新聞稿,譴責死亡威脅在內的網路暴力攻擊,呼籲法國司法單位展開調查、起訴相關人等,並對平台進行有效監管,「以有效打擊對記者的恐嚇活動」。

該聲明指出,兩位法國記者成為中國政權宣傳機構騷擾和抹黑活動的目標。自3月1日以來,社交網路上已發布了數千條訊息,內容從辱罵到死亡威脅。

因大量人身攻擊,法國電視二台已在YouTube撤下該紀錄片的迪卡儂中國工廠片段。不過完整紀錄片仍能在電視台官網觀看,且「揭露」的YouTube帳號也保留該片段。

據無國界記者組織觀察,自16日起,新華社等中國官方機構加大抹黑記者與法國節目的力道,相關YouTube、抖音短片等約也在同一時間一併冒出。不只指控的論述與用詞大同小異,許多網友都是許久未活動的「沉睡」帳號。

根據解放報,這段採訪有三大爭議,也是中國網友緊咬的攻擊點。一是記者拍到一名12歲童工正在工作。中國網友稱女孩是來等母親,記者「誘導」女孩假裝工作。

然而也有其他網友在reddit上反駁,表示女童回覆記者不去學校時會來此幫忙,且女童入鏡時本就在工作,熟練的縫扣子動作更顯示這並非第一次。

此外,還有東北口音「全勤獎」、「超天數獎」可能被誤翻為「新疆」、「朝鮮族」,以及工廠人員回覆部分棉花來自新疆,是否就等同於迪卡儂使用新疆棉花的問題。

無國界記者組織強調,這次網路霸凌再次證明在中國從事新聞工作所面臨的風險。

2024年無國界記者組織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國在18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72位,「中共透過審查、監視和驅逐外國記者嚴格控制資訊。北京試圖強加敘事,限制在其領土上進行獨立調查,也透過國家媒體在國際密集宣傳」。
無名2025/03/21(五) 22:00:41.472 ID:F1KGopjENo.18767699del
菲律賓出招抗中!邀印度、南韓組「四方+」

為對抗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擴張,菲律賓正積極遊說印度與南韓加入由美國、澳洲、日本及菲律賓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安全機制聯盟,旨在打造更強大的區域合作架構,以遏制中國影響力。

根據路透與印度媒體報導,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Romeo Brawner)在印度新德里舉辦的「瑞辛納對話」(Raisina Dialogue)會議上說,中國在南海的「非法、脅迫性及破壞性的灰色地帶」行為已威脅區域穩定,他呼籲理念相近的國家團結應對。

布勞納指出,中國在美濟礁(Mischief Reef)建造三座人工島,其中一座配備2.7公里跑道、防空系統及飛彈設施,顯露其意圖控制南海。他警告,若不採取行動,中國可能達成此目標。為此,他提議擴大「四方安全對話」,納入印度與南韓,深化軍事交流、情報共享及聯合演習。他透露,菲律賓已與印度展開國防合作,計畫在與印度部參謀長邱漢(Anil Chauhan)會晤時正式提出邀請。

《印度時報》報導,中國持續在南海、東海及台灣海峽推行擴張政策,頻繁挑戰國際法規範。面對中方軍事壓力日增,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長(相當於參謀總長)吉田圭秀指出,為肆應安全威脅,日本將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全面提升作戰能力;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將也呼籲,各國應建立堅實嚇阻,以防止爭端以武力解決。

雖然「四方安全對話」為非正式聯盟,但成員國已在南海進行逾1年的聯合行動,展現團結姿態。同時,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的衝突持續升溫。帕帕羅強調,和平國家需建立強大嚇阻力以防衝突升級。他並透露,新上任的川普政府已與「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國外長會晤,重申對印太安全的承諾。布勞納則說,美國的支持力度可望進一步增強。

中國不僅在南海活動頻繁,擁有370艘艦艇的全球最大海軍也常態部署於印度洋地區,包括具雙重用途的研究船,引發鄰國疑慮。印度海軍參謀長特里帕蒂(Dinesh K. Tripathi)說,印度有能力維持印度洋「海域覺知」(MDA),致力守護區域和平。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反駁指稱,菲律賓受「外部勢力」操縱,試圖抹黑中國。布勞納則回應,菲律賓與印度面臨中國的共同威脅,加強情報共享與軍事合作是遏制其擴張的關鍵。
無名2025/03/21(五) 22:02:03.333 ID:F1KGopjENo.18767700del
中國升高施壓 要求李嘉誠「停止交割」巴拿馬港口交易

彭博報導,親北京的《大公報》21日呼籲長江和記實業公司,退出將巴拿馬運河港口出售給美資貝萊德為首財團的協議,此舉顯示對於該交易,中國升高對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施壓。

《大公報》評論說,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這項原則已被寫入香港法律,而該交易將損及中國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因此違反香港法律。

長江和記預計於4月2日簽署兩座巴拿馬港口的交易協議,這是該集團以逾190億美元,出售香港與中國以外43座設施更廣泛交易的關鍵部分。美國總統川普讚揚該出售是從中國手中奪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

該文說,「停止交割,切勿打錯算盤、因小失大」;「那些一再強調這次交易全屬合同自由下「合法交易」的說法,未免太過天真和糊塗」。

《大公報》先前撰文痛批長和集團「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沒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與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轉貼該文,反映中國當局的觀點,引發包括香港特首李家超等知名政治人物的批評,最新評論還未有中國官方單位轉貼。

越來越多聲浪呼籲李嘉誠重新考慮該交易,突顯在美中貿易緊張升溫之際,大中華區企業面臨的政治風險。迄今中國官員尚未明確向96歲的李嘉誠提出任何要求或指示。

長江和記總部設在香港,對美國與中國的曝險有限。該集團註冊地是開曼群島,僅12%營收來自香港與中國,而歐洲、加拿大與澳洲營收佔其餘大部分。

《大公報》在最新評論中說,「有關港口售予美資後,可能直接導致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上升,削弱其國際競爭力,對中國製造業和外貿的長期發展構成威脅,甚至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造成衝擊」;「若說交易完成後將對中國經濟和國家利益造成無窮後患,也絕非危言聳聽」。
無名2025/03/22(六) 02:37:53.190 ID:F1KGopjENo.18767742del
賣掉巴拿馬港口讓習近平震怒 李嘉誠2013年從中、港撤資已震動中國一回

在香港有「李超人」之稱,年齡已高達96歲的香港鉅富李嘉誠,近日又因出讓巴拿馬運河港口給美國貝萊德為首的財團,引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暴怒而登上新聞版面──在左派、反美派將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巴拿馬運河的發言貼上「帝國主義」標籤後,李嘉誠的動作卻呈現了「川普是為了對付中國」的觀察角度,無怪乎高呼中國夢、接棒毛澤東大搞「超英趕美」的習近平難以控制自己的脾氣。事實上,在香港白手起家最終成為富豪的李嘉誠,2013年已經上演過一齣「讓中國不開心」的戲碼。

在那一年,在香港已經久未有新投資的李嘉誠,大手出售北京、香港、上海等地的資產,並將取得的資金撤出中國境內,轉向歐洲的英國,甚至因此成為英國的電力、通訊、天然氣大戶,在這些領域握有極高的市占率。

當年李嘉誠撤出中國引發了市場震撼,畢竟在那個時間點幾乎全世界都看好中國,但李嘉誠「超人」般的商業觸覺,卻開始讓許多人認為「李超人」可能看出中國經濟的什麼問題,對於北京當局長期以來塑造的中國繁榮,絕對影響重大。《新新聞》在當時邀請時為《南都周刊》金融主筆的陳無諍,寫出這篇深入解析的報導,讓對港、中商業環境不熟悉的台灣讀者,有機會徹底了解李嘉誠從中、港撤資帶來的影響。(新新聞編輯部)

85歲高齡的李嘉誠,剛過了龍年本命年後,出乎意料地選擇撤離──出走中港、投資英國。

在過去一個月中,包括計畫中項目,「李超人」(香港人給李嘉誠的綽號)從減少香港嘉湖銀座商場股權,到出售香港百佳超級市場、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及廣州西城都薈廣場等,如果全部完成,可有400多億港元(約1500多億元台幣)現金收入。

「中港撤資」引起軒然大波
一時間,李嘉誠「中港撤資」的話題引起軒然大波。僅今年上半年,李嘉誠在歐洲就完成4宗併購,共耗資人民幣196億元(約新台幣950億元)。到目前為止,李氏家族約半數的公司資產已轉移至歐洲,3年累計海外併購額高達1445億港元。

李嘉誠去年明確了自己兩個兒子的財產分配計畫後,大兒子李澤鉅做為長和系(李嘉誠兩大旗艦事業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的實際掌控者,擁有2900億港元身家,一躍成為華人新首富,並開始從幕後走向幕前。

李澤鉅近日在歐洲逢低收購,吸引諸多目光──他大刀闊斧地買入英國電網、供水網路兩大業務,和天然氣供應商WWU,英國媒體驚呼:李澤鉅「幾乎買下了英國」。

這在香港人看來並不奇怪──過去十多年間,輿論對於李家撤資的質疑從未平息,幾乎成了每年長和系記者會的必答題。超有耐心的李老先生則永遠不厭其煩地表明:不會撤資。

但不信的人總是比信的多。長和系的最新動作,被解讀為李嘉誠看空中國房市,要藉此撤出在中國的投資,轉戰歐洲。此外,亦有香港業內人士分析,李嘉誠支持的香港特首和中國北京中央欽定的不同,但一向不喜歡投機政治的李嘉誠,堅持自己在商言商、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路線。

聲明只是歐洲目前投資機會多
李嘉誠旗下公司長江實業的董事郭子威,在北京公開否認退出中國房市,表示國內外的投資機會同樣都在關注,只是目前到歐洲投資的機會更多。

李嘉誠名下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是其最重要的資本運作平台,據Wind資訊提供資料顯示,僅長江系旗下香港上市的公司總市值就高達1兆港元。做為「香港夢」的代表,李嘉誠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他為什麼要撤離中、港?

9月5日,正當新鴻基217億元人民幣拿下中國上海徐家匯中心地塊、創下上海土地總價的新高時,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卻悄然準備賣掉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OFC辦公大樓。

「賣上海」成房市空頭論據
這讓中國地產大老王石也疑惑不解,這位萬科董事會主席曾在微博上直言:「精明的李嘉誠先生在賣北京、上海物業,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李超人究竟在打著什麼算盤?

今年以來,中國房市持續飆高,讓不少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後市「看多」預期加強,加入土地爭搶大軍。李嘉誠拋售中國資產的舉動,成為業內「空軍」拿來分析房市風險加劇的論據,暗示中國房地產繁榮即將進入尾聲。

除拋售其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的資產,李嘉誠同時還在通過其他方式變相減持在港資產。置富產業信託日前公告稱,打算出價58.49億港元,向李嘉誠控制的長江實業,收購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這意味著通過此次資本運作,長江實業變相減持嘉湖銀座近7成股權。

在李嘉誠這一輪轉讓的資產中,零售及商業地產專案成為主要對象,且大多經營效益明顯有下跌的趨勢。如創辦已經40年的百佳超市,截至去年底,在香港、中國的門市合計有345家,營業額雖高達217億港元,毛利率卻只有2到3%,約占和黃集團整體收入的五%。

儘管李嘉誠出售百佳超市的謎底還要等待最終揭曉,但潛在買家已進入第二輪階段的角逐,此前進入名單的4個潛在買家分別是:澳大利亞Woolworths公司、泰國首富謝國民旗下的卜蜂集團、中資的華潤創業,以及日本的永旺集團。

成長過緩可能出讓通路品牌
此前一直表現低調的卜蜂集團突然高調起來,其董事長謝國民近日明確表態,考慮收購百佳以支持卜蜂在中國的業務發展。與此同時,知情人士透露前沃爾瑪(Wal-Mart)中國區總裁、今年四月起擔任卜蜂蓮花執行董事兼副董事長的陳耀昌,近日親自出席了與百佳相關的活動。而謝國民與李嘉誠為潮汕同鄉,種種跡象表明,百佳最終買家,可能就是這匹突然殺出的黑馬。

財務資料的持續下滑,讓李氏家族不得不擔心。和記黃埔201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零售業務營收總和約為187.8億港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僅成長1.5%,而去年同期則是111.8%;與此同時,包括百佳、豐澤、屈臣氏酒窖及Nuance- watson等四個連鎖通路品牌,同期成長率平均只有1.2%,遠遠低於去年同期的7.7%。

和記黃埔的零售業務功能,主要是為地產板塊等提供現金流;然而隨著零售業務的銷售下滑以及地產板塊的調整,這種模式被打破,這也成為李嘉誠陸續轉讓零售通路的動機。繼拋售百佳、西城都薈之後,豐澤、屈臣氏酒窖及Nuance-watson,也很有可能成為被轉讓的對象。

除了脫手資產,李嘉誠近年於中國的發展步伐也逐漸減緩。李嘉誠曾強調「只買不賣」的長和系股份,最近兩年僅增加長和系股份總共約10次,但總金額大幅縮水。

長江實業董事郭子威在北京澄清,公司只是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今天賣出去,明天價格合適還可能再買回來。

海外業務無疑成為和黃營收占比最高的市場,而從近年來購買的海外資產,也可以看出李嘉誠逐漸把一些事業重心轉向歐洲。
無名2025/03/22(六) 02:48:14.699 ID:YYCgHAY6No.18767746del
>>18767695
那不如打下澳洲吧!
無名2025/03/22(六) 03:32:38.609 ID:F1KGopjENo.18767754del
北約盟國擴充軍力 擬5到10年內接手美國防衛責任

在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要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國擔負更大責任之際,歐洲軍事大國正在研擬計畫,要在該軍事聯盟承擔更大防衛責任,目標是5到10年內接下美國在北約的軍事防衛角色。北約也將要求歐洲成員國和加拿大,提高武器庫存量30%,以因應俄羅斯的威脅,也是回應川普的要求。

英國《金融時報》21日報導,引述4名參與相關討論的歐洲官員說法,包括英國、法國、德國和北歐國家在內,正討論草擬一份由歐洲國家接下北約軍事、財務責任的計畫,預定6月在海牙召開北約年度峰會前,向美國提出,要在未來5到10年內將權力以受管控的方式逐步轉移。

這項計畫將包括堅定承諾致力於提高歐洲國防開支、擴大軍力,以說服川普同意逐步轉移在北約的權力,此舉將使美國能夠把焦點更著重亞洲。披露消息的前述官員指出,這些增加對軍力投資的行動,估計要花5到10年才能將歐洲的國防力量,提高到足以取代美國大部份角色的程度,但是這還不包括取代美國的核嚇阻力。

武器庫存量大增30%
另外《彭博》也引述北約國家高層官員說法,北約正在討論制定新版軍力目標,將要求歐洲盟國和加拿大,增加多種武器軍備庫存量30%,此目標預估要花5到15年達成,屆時將提高歐洲和加國在北約的軍力,降低對美國的依賴。

依此規劃,相關國家需要提高國防支出到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3%,這個數字被普遍預期,是成員國領袖在6月峰會上會定出的新軍費目標。美國現有庫存已大致能符合這些新目標,因此不需調整。
無名2025/03/22(六) 05:31:52.609 ID:NNyt4BrANo.18767776del
>>18767695
台灣都搞不定了還想拿下澳洲/_>\

ID:OVTaROj6
等下應該又會換 他應該要去時裝走秀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