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AA可使用 [aa][/aa] 防止變形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 本板討論主題為國內外政治經濟、疫情、國際關係等各類公共議題。

檔名:1737012784647.jpg-(184 KB, 1080x1144)
184 KB
無題無名2025/01/16(四) 07:33:06.877 ID:oxR0SvIcNo.18744388del
沒看過當狗的還要自己買狗糧

重點還拖欠不出貨
無名2025/01/16(四) 07:40:23.288 ID:hY0kZVL2No.18744396del
>>18744388
早就交好幾台了
小草還在造謠?
無名2025/01/16(四) 07:48:18.264 ID:oxR0SvIcNo.18744400del
>>18744396
在哪裡?原來綠蟾蜍都文盲
無名2025/01/16(四) 07:51:51.760 ID:c1vYpwg.No.18744402del
>>18744388
這是向美國訂購新造的66架F16V 另外141架F16V已於2023年12月交機完畢

顧立雄首先透露,目前美方產線上有19架正在做,預計2026年底前全數交付。 林憶君對此表示,加上已由漢翔公司完成性能提升的141架(代號「鳳展專案」),我國將擁有總計207架F-16,成為僅次美國擁有最多F-16戰機國家。
無名2025/01/16(四) 08:04:16.363 ID:01ZF/jjANo.18744407del
檔名:1737014653737.jpg-(67 KB, 1000x795)
67 KB
>>18744400
海馬斯戰術飛彈抵台 學者:射程300公里源頭打擊共軍

國防部日前證實,11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已抵台,知情人士今天證實,海馬斯軍售案的射程300公里陸軍戰術飛彈(ATACMS),也已運抵台灣。學者指出,此戰術飛彈可讓國軍具備對共軍執行源頭打擊的反制能力。

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日前在立院表示,11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已經到台灣了」。知情人士今天向中央社記者證實,陸軍戰術飛彈已經抵台,但確切抵台飛彈數量,因事涉機敏不便透露。而首批陸軍戰術飛彈與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均由陸軍58砲指部接裝。

陸軍司令部則指出,海馬斯多管火箭案正由台、美雙方依工作節點,執行各項交裝整備事項,進度正常,援例不予評論。

台灣原向美國採購11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又因陸軍未購買40輛M109A6(Paladin)帕拉丁自走砲,遂再增購18套海馬斯,總數達到29套。原先首批採購64枚射程可達300公里、具導向功能的陸軍戰術飛彈(ATACMS),最後增購總數至84枚。

國防院戰略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受訪指出,陸軍戰術飛彈型號為MGM-140,射程達300公里以上,使台灣具備源頭反制的能力,烏克蘭獲得美援陸軍戰術飛彈後,對俄羅斯進行縱深阻絕打擊,攻擊俄軍補給線、彈藥庫等,發揮強大效果。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電子信箱
訂閱
美方於2020年10月宣布出售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與陸軍戰術飛彈給台灣,蘇紫雲說明,當時美國於2019年與2020年,放寬對日本、韓國等國研發武器的射程限制,原因就是考量中國、北韓等國的飛彈越來越多,限制友盟國家的飛彈射程已不合時宜。

蘇紫雲表示,美國基於區域再平衡放寬友盟國的飛彈射程限制,而出售台灣射程超過3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亦是在此脈絡下的決策,讓台灣具有可對中國進行反制的能力。
無名2025/01/16(四) 08:07:06.761 ID:01ZF/jjANo.18744409del
檔名:1737014824283.jpg-(62 KB, 980x552)
62 KB
台灣只能買退役戰車? 翻修爛車? 猴版裝甲? 是時候來終結台灣艾布蘭的流言【Dino Brothers Studio】[CC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gs557APfM

首批38輛M1A2T戰車抵台開箱 為何號稱「地表最強」?台灣取得版本改良哪些配備?
2024-12-16 15:24

我國向美國採購的108輛M1A2T戰車,首批38輛今(16)日抵台,分批載往新竹湖口的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預計分發到六軍團的584裝甲旅與269機械化旅。為何這款戰車被封為「地表最強」?過去在實戰曾有哪些戰績?台灣取得的特規版「M1A2T」和原版相比改良了哪些配備?

為何M1戰車號稱「地表最強」?
根據《裝甲兵季刊》,M1艾布蘭主力戰車(M1 Abrams)是美國陸軍的主力戰車,最初是為因應蘇聯火力威脅開發,從1980年開始在美國陸軍服役至今,期間歷經M1A1到M1A2 SEP等升級與研改,目前最新款型號為M1A2 SEPv3。

根據美國聯邦審計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資料,M1戰車首次投入實戰為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和伊拉克軍配備的T-72戰車相比,首次亮相的M1戰車具備更強火力、更先進的夜視系統與更遠射程,使得美軍在戰場中一路挺進,不只7輛遭伊拉克攻擊的M1A1均未受損,甚至在整場戰爭中沒有戰車組員因敵方火力而死亡,一展優異性能。

M1戰車過往還有哪些實戰戰績?
在波斯灣戰爭首次打響名號後,M1戰車也投入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根據《今日美國》報導,雖然M1戰車經常成為攻擊目標,傷亡人數卻是所有陸軍戰車中最低的。

不過由於M1戰車起初是設計用來對抗其他戰車,裝甲裝備主要設於車體前方,然而隨著戰場深入城鎮,面對可能從四面八方而來的攻擊,側方裝甲較薄弱的M1戰車也變得難以有效抵禦,美國陸軍也為此設計了系統化城鎮作戰套件,以加強不同戰場中的戰備能力。

2014年起開打的伊拉克內戰M1戰車也留下驚人的紀錄,2016年時,伊拉克軍僅靠1輛M1A1戰車,便攻下當時由ISIS佔領的安巴爾省希特鎮。根據美國媒體Military.com報導,這輛戰車因此被稱作「野獸」,對於伊拉克的反恐部隊與政府軍來說,「它已經成為一位民間英雄」

售台的「M1A2T」版本改良哪些配備?
此次抵台的M1戰車型號為M1A2T,其中T字即代表「Taiwan」,也代表是特別依照我國需求改裝的特規版本。

首批38輛M1A2T戰車抵台 估明年再交付42輛
根據《裝甲兵季刊》,有別於過去直接提供現有車型,美國這次售台的M1A2T規格全依我國所提需求重製整新,並稱此版本為「頂級豪華版」。

該季刊指出,M1A2T除了更新砲塔規格,改為配備120公厘口徑滑膛砲與複合式裝甲外,也在駕駛艙內部增設操作面板,讓駕駛可從數位儀表板了解火砲指向和瞄準具使用狀態,砲塔室也可從射手及車長控制面板取得如電壓、油量、前進方向與頂門啟閉狀態等駕駛資訊,雙方不必再像過往得藉由通話才能瞭解彼此狀態。
無名2025/01/16(四) 08:14:25.826 ID:hVT89YeUNo.18744410del
>>18744400
換你啦~造謠智障,資料沒更新還無腦上來給人打臉喔
無名2025/01/16(四) 08:23:19.293 ID:oxR0SvIcNo.18744411del
>>18744402
我國向美採購66架F-16 Block70戰機延遲交付已不是新議題,一再延宕使不少民眾失去信心,儘管國防部於去(2024)年第3季時表示,產線上已有19架飛機正在生產,去年底將交付首架測試。然而,至今已1月中旬,尚未看到有任何官方新聞消息或是美國民眾拍攝到的相關測試畫面,不免讓人懷疑,新機是否還尚未出廠、又延宕了?

>文盲綠蟾蜍你好
無名2025/01/16(四) 09:11:07.866 ID:HRc4eoqwNo.18744522del
>>18744411
新買的F16V 2026年才預定交付完擔心個屁 現在已經有141架F16V了不是
無名2025/01/16(四) 09:12:41.709 ID:4dVMHensNo.18744530del
檔名:1737018759384.jpg-(160 KB, 502x361)
160 KB
>>18744388
>>18744400
>>18744411
去死啦 豬圈出生的支那賤畜
你媽骨灰是墨綠色
無名2025/01/16(四) 09:26:06.310 ID:4CsJppFMNo.18744572del
>>18744411
現在知道中俄有多混帳了吧 美國的武器大家都搶著要 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
無名2025/01/16(四) 09:27:59.258 ID:01ZF/jjANo.18744575del
檔名:1737019676792.jpg-(58 KB, 800x532)
58 KB
>>18744411
我對美採購F-16V BLK70戰機 首架完成組裝拚3月出廠
2025/01/16 14:56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16)透露,我對美新採購的66架F-16V BLK70戰機,首架已組裝完成,現正測試中,盼透過每月電話會議、專案管理審查甚至駐廠掌握進度,至少在今(2025)年3月測試完成。

F-16V BLK70戰機採購的時程一再延宕,首架機出廠交機的時間點由去年傳出的2024年第四季,先是延到2024年年底,接著又延到今年三月,但根據顧立雄說法,首架機已經組裝完成,現正測試中,預計3月可測試完成,這也代表著出廠的時間點會落在今年3月。

顧立雄今受邀赴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針對近期基隆港外國際海纜疑遭中國權宜輪拖斷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會前接受媒體聯訪。

針對台灣對美軍購66架F-16V BLK70戰機產製進度,顧立雄透露,已知首架戰機組裝完成進行測試中,希望透過每月電話、專案管理審查會議,甚至駐場,以確保3月至少測試完成。

至於川普準國安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公開喊話希望美國加速交付對台軍售延遲案件,顧立雄坦言,樂見此看到這樣的訊息。

此前,顧立雄率局處官員於去(2024)年10月17日答詢時指出,目前美方產線有19架F-16V正在做,預計2026年底前全數交付。
無名2025/01/16(四) 10:04:24.873 ID:01ZF/jjANo.18744630del
檔名:1737021860752.jpg-(62 KB, 800x545)
62 KB
研製射程逾2000公里新擎天飛彈 傳引進捷克12X12軍規輪型車輛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3年前曾以專文介紹台灣現役各型自製飛彈,其中一款代號為「雲峰飛彈」(我國更名為擎天飛彈)的巡弋飛彈也名列其中。CSIS推估,「雲峰飛彈」射程介於1200公里至2000公里之間,將成國軍發動源頭打擊的利器。(圖:美國CSIS官網)

為建立源頭打擊戰力,由中科院研製的「擎天」超音速巡弋飛彈已進行量產,據傳其射程可達1200公里至2000公里,而為將射程推到更遠的2000公里以上,據了解中科院已進行性能提升型的「擎天」飛彈系統,並且更名為「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

軍方人士今天透露,「擎天超音速巡弋飛彈」採洞窖式陣地部署,而射程更遠的「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將採機動發射車型式進行部署,為了讓這類特種飛彈在作戰環境下擁有更高的存活率,中科院及軍方已進行接洽,規劃引進捷克TATRA FORCE公司生產丶具一體成型底盤的12輪驅動(12X12)軍規特種輪型車輛,擔任「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的發射儎台,並且整合射控系統。

據了解,美國Oshkosh公司軍規M983型拖車頭聯結發射車是選項之一,但目前捷克TATRA FORCE公司為優先洽談目標。

另據了解,目前天弓丶雄風等國造飛彈系統的機動發射車,其實是1+1方式,也就是要由拖車頭+發射車組合而成,並非如美歐系飛彈發射車是直接整合在一起,在車輛開到機動地點放列時會費時費力,軍方及中科院也計畫藉此次洽談,一併改進現行飛彈系統的機動發射車格局,將引進採購8X8軍規輪型車輛底盤,作為原型飛彈發射車開發之用。

國防部軍備局在今年8月公告的2025年「國防先進科技研究計劃」中,有一項由中科院系統發展中心「擎天計畫室」提案、名為「超音速燃燒室駐焰特性及超高溫複合陶瓷材料研究」的突破式計畫,打算以3年時間,研製可耐高溫、高熱的防護材料、同時改良衝壓引擎燃燒室與駐焰系統的佈局,以提升整體推進效能。

今年獲選美國NAE國際院士的中科院顧問蘇玉本先前在接受本報《軍武頻道》專訪時曾說明,極音速飛彈研發成功的關鍵,在於「材料」的選擇和散熱設計;他認為,我國在極音速領域人才、資源充足,政府應加緊提出尖端計畫推行,方能不落人後。
無名2025/01/16(四) 10:05:19.813 ID:01ZF/jjANo.18744631del
檔名:1737021915306.jpg-(59 KB, 800x533)
59 KB
>>18744630
我國雄風系列反艦飛彈的機動發射車,其實是1+1方式,也就是要由拖車頭+發射車組合而成,機動放列時較為費時費工,未來希望整合在一起。圖為現役雄三反艦飛彈以機動發射車射擊。(資料照,國防部提供)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