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3072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AA可使用 [aa][/aa] 防止變形
  • 投稿時請點擊畫像認證後,再按下 [送出] 按鈕提交。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或在貓管理部向管理員回報。

檔名:1742555344293.jpg-(194 KB, 1255x1510)
194 KB
無題25/03/21(五)19:09:04 ID:8sqzTVvwNo.2489640del
無本文
25/03/22(六)00:24:13 ID:IS3jqAusNo.2489702del
明代本草書大量記載「以人為藥」的知識,《本草綱目》(1596)更是集大成之作,書中詳列三十七個「人部」項目,包括髮髲、亂髮、頭垢、耳塞、膝頭垢、爪甲、牙齒、人屎、小兒胎屎、人尿、溺白垽(人中白)、秋石、淋石、癖石、乳汁、婦人月水、人血、人精、口津唾、齒垽、人汗、眼泪、人氣、人魄、髭鬚、陰毛、人骨、天靈蓋、人胞、胞衣水、初生臍帶、人勢、人膽、人肉、木乃伊、方民與人傀。若是以人之膚表、皮毛為界,這些人藥大致可分為四類:其一是取自人身外部的「身外物」,諸如髮髲、亂髮、頭垢、耳塞等;其二是來自人體內部的「流出物」,即從體內分泌、排泄或流出體外之物,諸如大小便、乳汁、月水等。較受爭議的是第三類,即直接擷取自活人體內的「身內物」。還有部分人藥採自死者遺體,即「身後物」,算是第四類。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